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问答 > 链泡沫破灭后们该我何去何从区块 正文

链泡沫破灭后们该我何去何从区块

时间:2025-09-14 10:52:19 来源:网络整理 编辑:问答

核心提示

记得2022年初,我就像个固执的老头儿,整天唠叨着"应用创新"的重要性。要知道在此之前,我可是个彻头彻尾的基础设施迷,整天沉迷于扩容方案的技术细节中。现在回想起来,那段转向应用层研究的经历真是耐人寻味。说来好笑,三年过去了,情况竟然没太大变化。市场上充斥着各种L1/L2解决方案,就像开了一家又一家的高速公路公司,但路上跑的车却寥寥无几。这种反差简直让人哭笑不得。更讽刺的是,现在还有无数人在疯狂追捧...

记得2022年初,我就像个固执的老头儿,整天唠叨着"应用创新"的重要性。要知道在此之前,我可是个彻头彻尾的基础设施迷,整天沉迷于扩容方案的技术细节中。现在回想起来,那段转向应用层研究的经历真是耐人寻味。

说来好笑,三年过去了,情况竟然没太大变化。市场上充斥着各种L1/L2解决方案,就像开了一家又一家的高速公路公司,但路上跑的车却寥寥无几。这种反差简直让人哭笑不得。更讽刺的是,现在还有无数人在疯狂追捧新的基础设施项目,让我不禁想起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的场景。

说实话,区块链行业最大的问题就是那种莫名其妙的"只要建就会有车来"的迷之自信。这让我想起老家那个修了十年都没几辆车的高速公路。朋友们,醒醒吧!区块空间不会自动饱和,除非你能提供比现有方案好10倍的杀手级应用。

残酷的现实:我们一直在自欺欺人

让我们直面现实:市面上那些运行5-7年的公链,除了刷量的垃圾交易外,真实使用率低得可怜。就连Arbitrum这样优秀的L2方案,上线三年多了也没见真正饱和。这些数据就像一记记耳光,狠狠地打在我们这些基础设施爱好者的脸上。

经过这些年的观察,我得出了一个不太舒服的结论:区块链适用的场景其实非常有限。就像一个挑剔的美食家,它只接受满足特定条件的"菜肴":

首先是点对点操作。说真的,如果你想做的只是去掉中心化服务器,很多时候用传统的P2P技术就够了,何必非得套个区块链的帽子?这就像为了喝杯咖啡去买整个咖啡厅一样荒谬。

其次是严格的全局共识。这才是区块链真正独特的地方——让全球节点对某个结果达成完全一致。但这种能力就像一把双刃剑,它只能在处理客观结果时发挥作用。我个人认为,区块链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:客观货币和客观身份。

说到这里,不得不提Farcaster这个有趣的案例。它巧妙地只把身份和支付这两个最需要共识的部分放在链上,其他功能都采用传统方式处理。这种"混合应用"的思路很值得我们学习。

认清现状:90%的价值来自两大应用

放眼当下的区块链应用生态,除了极少数像Farcaster这样的亮点外,整体进展缓慢得令人沮丧。与此同时,两个老牌应用却在闷声发大财:

第一当然是价值存储,这个大家都懂;第二是稳定币,即使在熊市,日交易量也能达到250亿美元。说实话,这两个应用很可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占据区块链90%以上的经济价值。

记得几年前我还天真地认为应该把资源对半分配:一半投入到已验证的应用优化,一半探索新应用。现在想来真是太理想主义了。我们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已经被证明的事情上,比如如何让稳定币更好用、如何提升DeFi体验等等。

说到这里,Tron上的USDT就是个很好的例子。这个看起来不那么"酷"的应用,实际影响力远超大多数花哨的新项目。有时候,商业成功就是这么朴实无华。

一个例外:分形扩展的潜力

虽然我对大多数基础设施项目持悲观态度,但分形扩展确实是个值得关注的例外。想象一下完全链上的大型多人在线游戏,如果要支持百万级用户,可能需要上千条现在的"最快链"并行工作。

这种需求催生了一些有趣的技术探索,比如zk rollups和聚合证明。虽然目前市场上还没有成熟的解决方案,但已经有不少团队在朝这个方向努力。我不敢说这类应用一定会成功,但至少值得一试。

相比之下,那些单纯鼓吹扩容能力的基础设施项目,我们已经为此浪费了太多资金。现在是时候清醒了——把资源投入到真正有价值的地方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