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政策 > 金融教训亿港元的香港震撼骗局圈惨痛

金融教训亿港元的香港震撼骗局圈惨痛

2025-10-04 18:25:04 [新品] 来源:链上导航

最近香港金融圈可是炸开了锅,JPEX这个虚拟资产交易所出事了。说实话,作为一个长期关注金融市场的业内人士,我看到这个新闻时既震惊又无奈。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,这两年确实在大力发展Web3和虚拟资产交易,但没想到这么快就有骗子盯上了这块"肥肉"。

明星效应+高回报陷阱

JPEX这个案子太典型了。他们先是找来张智霖、庄思敏这些明星代言,再承诺离谱的高额回报,简直就是教科书级的金融骗局套路。我看过他们宣传资料,那些所谓的"稳赚不赔"项目,摆明了就是冲着韭菜来的。现在倒好,2400多名受害者报案,15亿港元血本无归,连明星们都被卷入其中。

保安局局长邓炳强说警方已经冻结7000多万资产,包括物业和加密货币。但说实话,以我多年的经验,这些钱能追回多少还真是个未知数。虚拟资产最大的特点就是匿名性和跨境性,资金流向往往就像掉进黑洞一样难以追踪。

监管开始动真格了

香港证监会这次反应倒是挺快。9月25日就宣布要公布四份名单:持牌平台、结业平台、当作获牌照平台和申请者名单。最让我欣慰的是,他们还要专门发布一份"可疑平台名单"——这招够狠,直接断了那些野鸡交易所的后路。

不过话说回来,目前全香港只有Hashkey和OSL两家是正经拿到牌照的。其他那些所谓的交易所,都是在钻"过渡期"的空子。我认识的一位区块链律师朋友就吐槽说,很多平台都在玩文字游戏,明明还没拿到牌照,却给投资者一种"已经合规"的错觉。

牌照申请不是过家家

很多人可能不知道,在香港申请虚拟资产交易牌照有多严格。要分两个阶段提交专业评估报告,证监会还要反复审查。HashKey的COO翁晓奇跟我说,他们每周都要跟证监会开会1-2次,光合规升级就花了九位数。

而且现在监管要求特别细致,比如必须把98%的客户资产存放在"冷钱包"里。这个规定虽然增加了运营成本,但确实能大大降低被黑客攻击的风险。前两天Mixin Network被黑客盗走2亿美元的事,不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吗?

投资者教育刻不容缓

我觉得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投资者教育。太多人连最基本的风险意识都没有,看到明星代言就无脑跟风。联企融资的叶仕伟说得对,监管机构应该多举办讲座,多投放科普广告。毕竟再严格的监管,也挡不住韭菜自己往火坑里跳。

这次JPEX事件虽然给行业蒙上阴影,但我倒觉得是件好事。就像亚洲数字经济科学院的陈柏珲说的,这盆冷水能让市场冷静下来。香港发展Web3的决心不会变,但前提是要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。说到底,金融行业最怕的不是严格监管,而是监管真空地带。

作为一个见证过多次金融风暴的老司机,我想说:任何承诺高回报的投资都要打个问号,明星代言更不能当饭吃。投资前先查查平台有没有牌照,多问问专业人士意见——这可能是JPEX事件给我们最贵的教训了。

(责任编辑:解读)

推荐文章
  • 解密以太币价格波动:这些影响因素你必须知道

    解密以太币价格波动:这些影响因素你必须知道 说到加密货币,大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比特币。但你知道吗?以太币这个"千年老二"其实藏着不少有趣的门道。作为一个长期关注数字货币市场的观察者,我发现以太币的故事远比表面看到的精彩。以太币的前世今生记得2020年9月那会儿,我刚开始深入研究以太币。那时它就已经稳坐加密货币市值第二把交椅,而且最妙的是它不像比特币那样死板。以太坊平台给区块链技术带来了新玩法,比如那些酷炫的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化应用(Dapps... ...[详细]
  • 11月3日市场观察:警惕比特币短期回调信号

    11月3日市场观察:警惕比特币短期回调信号 作为在这个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最新的市场情况。最近的市场走势让我想起了2019年那波行情,表面看涨势喜人,实则暗藏风险。先来看看几个值得关注的行业动态:灰度基金的GBTC交易量在10月份翻了一倍多,这个数据很有意思。记得去年行情火爆时,机构资金进出场往往预示着市场的转折点。Coinbase三季报超出预期,这倒是不意外,毕竟市场活跃度摆在那里。MicroStrategy的老板M... ...[详细]
  • 当你遇到MeMeCoin:一个毫不掩饰的纯粹模因币

    当你遇到MeMeCoin:一个毫不掩饰的纯粹模因币 说真的,在如今这个充斥着各种"革命性"区块链项目的时代,MeMeCoin($MeMe)简直就像一股清流——它连装都懒得装。让我告诉你,这就是个彻头彻尾、纯粹到极致的模因币,没有任何掩饰和伪装。我们团队从一开始就很诚实:这个代币没有实用性路线图,没有复杂的收益模式,甚至连最基本的"未来规划"PPT都没准备。它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——它就是一个模因。就像互联网上那些令人捧腹的梗图一样,$MeMe就是为了... ...[详细]
  • 4.7亿美元以太坊沉睡8年之谜:银行大佬居然佛系丢了密钥?

    4.7亿美元以太坊沉睡8年之谜:银行大佬居然佛系丢了密钥? 你知道吗?以太坊世界里有个堪比"比特币披萨事件"的经典故事。这位主角可比当年的程序员"壕"多了——一个装着25万枚以太币的钱包,价值4.7亿美元,居然静静地躺了整整8年!神秘的"以太坊睡美人"去年2月,区块链侦探@jconorgrogan在推特上曝光了这个堪称传奇的钱包。要我说,这简直就是加密世界的"睡美人"——从2014年参与ICO后就再也没动过。有趣的是,这个钱包不仅享受了以太坊数千倍的涨幅,... ...[详细]
  • 颢慈集团在马来西亚开启影视旅游新篇章:影城与动漫主题馆双线布局

    颢慈集团在马来西亚开启影视旅游新篇章:影城与动漫主题馆双线布局 说实话,最近听说了颢慈集团在马来西亚的大动作,让我这个影视行业观察者都忍不住激动。这家刚刚上市的公司显然不满足于现状,正在东南亚市场掀起一股影视旅游的旋风。记得上个月,我偶然看到尹颢慈主席风尘仆仆出现在槟城的新闻照片。这位企业家亲自带队与槟城州政府代表Anthony Lim进行了深入交流。不得不说,这种亲力亲为的态度在当下实属难得。据我了解,他们讨论的Glamourous影城项目可不简单——想象一... ...[详细]
  • Restaking:信任机制的交流电革命正在上演

    Restaking:信任机制的交流电革命正在上演 我们每天都在不知不觉中消费着信任这种"社交货币"。想想看,当你叫外卖时,你信任那个素未谋面的骑手;当你打车时,你信任那个陌生的司机;当你网购时,你信任那些从未谋面的商家。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社会资本,却是维系现代文明运转的关键纽带。传统信任的局限性但问题在于,传统的人际信任机制实在是太过"原始"了。它要么依靠血缘关系(想想家族企业),要么需要长期积累(比如百年老店的口碑),要么就是通过反复互动建立(... ...[详细]
  • 比特币站稳35000美元关键位:多头还能继续狂欢吗?

    比特币站稳35000美元关键位:多头还能继续狂欢吗? 今早一睁眼就看到比特币又在36000美元关口晃悠了,说实话这个位置确实挺关键的。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我觉得现在市场情绪相当微妙——既充满期待又暗藏风险。热点速递:币圈那些事儿今天有几个值得关注的行业动态:首先是NFT平台Authentick拿到了400万美元融资,这让我想起了去年NFT火爆时的盛况。这家公司的创新点在于简化了购买流程,连Web3钱包都不用就能买数字藏品,这或许能吸引... ...[详细]
  • 比特币站在3.5万美元十字路口:繁荣还是泡沫?

    比特币站在3.5万美元十字路口:繁荣还是泡沫? 作为加密货币市场的风向标,比特币最近的表现让投资者既兴奋又忐忑。看着35,000美元这个关键价位,我不禁想起2017年那场疯狂的牛市——当时比特币也是这样在重要关口前徘徊不前。但这一次,情况似乎有些微妙的不同。数字背后的故事CoinMarketCap的实时数据显示,比特币就像个醉酒的水手,在过去24小时里摇摇晃晃地小涨了4%。说真的,这种波动幅度对加密货币来说简直温和得不像话。但更值得注意的是,当... ...[详细]
  • 比特币牛市还会回来吗?老韭菜的深度思考

    比特币牛市还会回来吗?老韭菜的深度思考 最近总有人问我:"大师,比特币还能涨上去吗?"这话听着就让人唏嘘,让我想起2018年寒冬时那些辗转反侧的日子。说真的,现在这行情确实让人焦虑,我也经常半夜刷着K线图睡不着觉。但作为经历过两次完整牛熊的老韭菜,我觉得咱们得冷静下来好好分析。当前市场的真实处境现在市场确实挺难的。美联储那帮老头儿把利率搞得那么高,钱都锁在银行里不敢出来。全球经济就像个重感冒的病人,一会儿发烧一会儿发冷。政策层面也没啥特... ...[详细]
  • 当加密市场迎来爆发:一位老韭菜的山寨币投资心得

    当加密市场迎来爆发:一位老韭菜的山寨币投资心得 最近在和朋友聊天时,他们都说我简直变成了个加密疯子。说实话,从去年到今年,我的态度确实发生了180度大转弯——从谨慎观望到全仓杀入。这个转变不是没有原因的,现在的加密市场正在酝酿一场史无前例的完美风暴。为什么这次不一样?记得2017年那会儿,我还在大学宿舍里用着笔记本挖矿;2021年牛市时,我在朋友圈晒着暴涨的K线图。但这次给我的感觉完全不同——就像暴风雨前的宁静,空气中都弥漫着躁动的气息。我观察... ...[详细]